武大成就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凡十年  /  武大成就  /  正文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尽显一流学科担当

来源: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2-10-14

供稿: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通讯员:周卉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高等院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时代使命,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在遥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前瞻性布局,做大做强一流遥感学科体系心怀“国之大者”,着眼于国家战略全局需要,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学院率先谋划“遥感科学与技术”建设,2018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自设新兴交叉学科,招收和培养“遥感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研究生,成立武汉大学遥感学科发展咨询委员会,拓展定量遥感和遥感仪器专业方向,推动教育部在学科专业目录中新增“遥感科学与技术”交叉一级学科,跨越式推进遥感学科的系统性发展。先后组建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定量遥感研究中心,为形成融合卫星平台及载荷、星地协同观测、数据在轨处理、数据存储分发、软硬件结合的多学科交叉“大遥感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动服务国家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监测、防灾减灾、国家安全等领域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张祖勋院士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也是我国测绘遥感领域首个实现核心技术出口许可的自主研发成果;龚健雅院士团队研制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聚焦世界一流,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纳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遥感学科连续六年(2017-2022)在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第一,几何遥感与遥感信息处理领域遥遥领先,随着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批,武大遥感学科必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世界一流遥感学科体系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


2017年12月,成立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022年10月,组织“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研讨会

高起点育人,培养可堪大任的新时代遥感栋梁。学院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高水平的“成才”教育体系。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遥感科研报国、造福人民和服务社会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弘扬遥感科学精神。创建了包括国际视野的一流师资队伍、引领示范的课程体系、填补空白的教材体系、科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广受欢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的“五位一体”世界一流遥感人才培养体系。依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科研平台,以遥感的理论、方法、应用为主线,构建涉及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精密仪器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实践课程结构,系统培养学生从传感器制造、卫星设计,到快准灵、智能化的遥感应用系统研制,全面支持全链路遥感教学、多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培养,创新了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模式。学生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并启用,打造了全国首个学生“空间实验室”,极大拓宽了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启明星”微纳卫星研制团队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成立“遥感信息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开放实验室,历年来培养学生连续斩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华为云“东风出行杯”大数据开发者大赛冠军、国际空间历史文化遗产遥感大赛冠军等多项荣誉,并为学校首次捧回“中国软件杯”,“双创”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凸显,持续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前沿领域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形成了国内外学术引领氛围和世界遥感人才培养高地,成为世界遥感人才培养的摇篮。

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学生团队

遥感学子捧得“中国软件杯”

遥感信息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基地落成

瞄准国际前沿,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发扬“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科研传统,凝心聚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持续发力。2017-2021年新增各类国字号人才14人,国字号人才数量增加近1.5倍,依托优势学术团队,学院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重点项目2项,优青1项、面上青年项目54项;牵头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余项;近年来学院年度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在1.5亿元左右,位居学校前列。构建遥感科学大型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空间信息智能服务入选教育部首个集成攻关大平台,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纳入自然资源部平台系列,获批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表与大气定量遥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顺利推进。牵头成立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发布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专用深度学习框架“LuoJiaNET”和业界最大遥感影像样本库“LuoJiaSET”。高分辨激光雷达团队应邀为北京冬奥会建造“最快的冰”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牵头国际OGC首个地理人工智能标准正式立项。产出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应用研究成果,成立武汉大学数字化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对接乡村振兴、数字中国、健康中国、智能中国、航天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需求,优势领域贡献力大幅增强。

龚健雅院士向湖北省省长王忠林介绍“LuoJiaNET”和“LuoJiaSET”

院长张永军主持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弘扬学科文化,厚植勇担使命的家国情怀。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以组织文化聚力,师生典型引路。李德仁院士获全国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张祖勋院士入选全国“杰出教学奖”、获“荆楚好老师”特别奖,2017年,张祖勋以个人名义向王之卓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了“教书育人奖”,并在2021年将“杰出教学奖”100万的奖金全额捐赠“教书育人奖”,奖励深受学生爱戴、在教书育人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目前“教书育人奖”已评选六届,营造了关爱学生、重视教学、重视育人的良好氛围,该活动入选武汉大学首届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每年为从教满10、20、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引导全院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抓好班级导师工作,推进“绿叶计划”“耕耘计划”“薪火计划”等育人品牌建设,落实研究生导师育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营造优良师风教风学风。自2013年起每年在学生中开展“遥感十大新星”先进个人和“遥感十佳星座”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传承和弘扬“笃志、敦行、和协、拓新”的学院精神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学科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遥感人才。

“教书育人奖”评选已连续举办六届

张祖勋院士获评“荆楚好老师”

“遥感十大新星”先进个人和“遥感十佳星座”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已持续举办10年

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服务国家是一项永不停歇、不懈奋斗的事业。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将铭记昨天的筚路蓝缕,扛起今天的使命担当,奔向明天的伟大梦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科技创新历史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