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全过程,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将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深化综合改革举措,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严”和“研”,引领研究生胸怀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潜心钻研;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创新引领,改革驱动,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取得突出成效。
2021年1月4日,武汉大学召开以“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主题的研究生教育会议,校长窦贤康作题为“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的主题报告
一、全面加强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
武汉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以党建促科研、以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引领研究生将“党旗所指”作为“行之所向”,积极用党的创新理论筑魂育人,通过博士生宣讲团等平台载体,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年担当践行党的要求,博士宣讲团累计宣讲党的创新理论740余讲,直接服务师生群众近50万;推出50余部宣讲视频,累计获得超过700万人次关注,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在师生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受到《新华每日电讯》关注
2020年11月,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宣讲团成立于2017年11月,本着“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年担当践行党的要求”的工作宗旨,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理论宣讲,积极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群众中落地生根、花繁叶茂
学校坚持落实“四为”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根本要求,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健全学校党委和行政定期研究部署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机制,强化导师、辅导员和党政干部合力育人的队伍建设,推动形成大思政的育人格局,涵养研究生科研报国情怀,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
学校坚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研究生思政课教改专项”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研究生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与科研训练等培养全环节、全过程,保障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挖典礼仪式的育人功能,以高质量的思政大课为目标,组织研究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涵育家国情怀;精心组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开展“武大研行”、博士生基层服务团计划,选拔优秀的研究生深入基层,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近3年,我校研究生通过上述活动向地方提交咨询建议1500余份,进行技术攻关200余项,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武汉大学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精心打造成“最美思政课堂”,图为2021年毕业典礼现场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育人责任感、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导师队伍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导师。学校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实现人才建设与导师队伍建设双赢。学校将人才强校作为第一战略,从国内外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2012年以来,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在教师中占比从不足4%上升到17%。国字号人才由133人(次)上升至663人(次),实现了人才建设和导师队伍协调发展。其中青年人才占比较高,新增两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2人。高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力提升了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支持指导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优质生源,坚持“尊重志愿,打破壁垒,双向互选,提升质量”的互选原则,充分尊重指导教师与研究生的选择权,建立“最优秀的教师指导最优秀的学生”的双向互选机制。
学校坚持一流导师队伍指导一流研究生。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宋保亮教授在实验室悉心指导研究生科研,以基础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大众
完善导师遴选标准,严控导师选聘过程。把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遴选上岗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导师选聘程序,坚持公正公开,确保导师选聘质量。
强化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制度,着力提高导师育人能力。2012年以来,我校研究生导师从3054人增加至385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从1348人增加至1918人。陆续出台《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细则》《加强导师岗位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严格政治要求,明确导师权责,完善导师评价标准,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坚持举办导师学校,推动新遴选导师、在岗导师培训全覆盖,将师德师风、意识形态、学术规范教育纳入导师培训内容;2019年起开展“导师育人方式创新项目”建设,立项建设49项。健全导师激励机制和荣誉体系,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10年起每年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共120名优秀导师获评;2012年起设置研究生教育杰出贡献奖(2018年更名为研究生教育杰出贡献校长奖),共28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研究生导师获奖。
2010年起,学校每年由研究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共120名优秀导师获评
建立新型导学关系,导师成为引路人。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生态站教师团队、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门绝学传承团队,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武汉大学古籍所成立于1984年,以匠心缔造精品,相继编成《故训汇纂》《古音汇纂》《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等巨纂;立足文明传承,立德树人,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积极投入“弘毅学堂”国学专业和教育部“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教学建设
三、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加强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优化学位点布局,学科体系日臻完善。2012年以来,学校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学位点审核制度,新增、动态调整了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2018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和第二批工程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自主审核新增“集成电路与工程”“人工智能”“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一批国家急需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主增设“党的建设”、“应急管理”、“网络法学”、“政府运行保障管理”等目录外二级学科授权点。动态调整了风景园林、艺术学理论等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2014—2019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取得较好成绩。
科学配置招生计划,推进选拔机制改革。以培养绩效与质量为导向,科学规范配置研究生招生计划,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负面清单制度。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坚持支持优势、保障重点,向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平台、一流项目倾斜,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急需学科。着力优化研究生规模结构,适度扩大博士生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推进生源结构调整,持续提高硕士推免生比例。深化招考制度改革,2016年起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度,2018年起试点开展博士生不区分导师招生,推动师生充分双选,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吸引了大批优秀考生报考,生源质量快速提升。
加快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博士招生数从2012年的1559人上升至2022年的2029人。学校认真落实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思政教师计划、思政骨干计划、思政教师后备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计划、“四点一线一面”计划等专项计划,考古学等9个专业入选国家关键领域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加快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2020年,学校获批牵头建设6项长江教育创新带项目,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包括2个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推进建设‘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研究”“长江流域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和经济协调发展研究”;2个长江教育创新带协同创新中心: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1个长江教育创新带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空天信息智能服务;1个长江教育创新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
考古学科面向国家需求,将专业田野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专业能力、滋养民族文化自信的课堂。图为师生在在襄阳凤凰咀遗址进行发掘和实践教学
四、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基本完善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本科直接攻读博士、硕博连读等多渠道贯通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立了直博生、“1+4”、“2+3”、“3+3”硕博连读等多种贯通培养机制,使优秀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有机会提前进入博士教育层次。进一步加大推进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培养的力度。社会学院探索体系化经典阅读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鼓励教师打造实践“金课”,常态化开展驻村调研,指导研究生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术科研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2014年我校成为教育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2012年以来资助建设通开课、全英文课程、专业必修课等研究生“精品课程”360余门、研究生慕课课程20多门;2017年起,围绕选课研究生的原创选题,创造性设计、建设研究学分课程110门。重视教材作为课程重要载体功能,启动校级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已立项培育31本研究生教材。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教学方法创新,2018年起立项建设64项研究生教改项目。
持续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我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成效获得教育部肯定,201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成为教育部首批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6年,获批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批教育部在线教学研究中心试点单位。随着多年来专业学位改革持续深化,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实施“双导师”制,遴选聘用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目前共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1875位。设立“行业发展前沿讲座”资助项目,邀请校外行业专家来校举办讲座,2012-2021年共资助“行业发展前沿讲座”240场。鼓励建设专业学位实践基地,2012年以来,新建实践基地143个,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达到185个。18人入选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
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入口关和出口关,构建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2017年起,陆续出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的办法》,修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等文件,加强研究生全过程、全环节质量监管,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质量保障措施。坚持一流标准,制定《武汉大学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规定》,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质量关口前移,严格落实硕士生中期考核和博士生综合考试、开题报告、预答辩制度;实现博士学位论文全部网上双盲评审,严格复评流程管理;实施学位论文三审三改制度,进一步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功能,充分发挥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学位授权点建设、导师遴选与上岗、研究生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标准制定、学术不端处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以质量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强化研究生教育竞争激励机制,不断激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和活力。
完善条件保障,坚持以生为本,提高一流育人保障能力。学校重点在高水平创新平台、教学科研基本建设、学生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取得显著成效,这十年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最快的十年。坚持以师生为本,着力构建专业化、高品质、高效能的办学支撑服务体系。建成全国领先的高性能超算中心,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化保障;积极推进以各类电镜、核磁等大型仪器设备为主要支撑的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建设,启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资源开放与共享,为开展高水平科研提供保障;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先后竣工图书馆新馆扩建、研究生教学科研大楼、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一批基建项目;新建学生宿舍13栋、升级改造学生食堂7处,推动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实现根本性改变。
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成立于2019年3月,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学校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支撑基地
发挥奖助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重点完善基础保障、精准帮扶、能力拓展、创新激励 “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全面构建助推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政策支持系统,多措并举提升了研究生奖助体系助力人才培养的力度、温度、维度和效度。设置及评审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学术创新奖、专项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优秀博士延期资助、出国出境交流等30余项,年均奖助学金总额投入超5亿元;开展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专项座谈、调研和分析,精准掌握学生情况,为动态调整奖学金设置提供数据支持。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设立“网安基地专项奖学金”,每年500万元,专项激励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学习研究。开展获奖学生事迹宣传表彰等,凸显奖学金育人导向。
五、追求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见成效
十年来,我校培养了1.3万余名博士,5.1万余名硕士,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研究生赵东在武汉抗疫期间主动留守武汉,在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获评2020年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付玉璋践行一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获评2021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十年来,我校培养了1.3万余名博士,5.1万余名硕士,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图为2017年毕业典礼上,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两院院士李德仁为毕业生拨穗
在导师胡克教授(右一)的带领下,全国“最美大学生”、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赵东(中)奋战在抗疫一线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学校连续出台系列政策,陆续实施研究学分课程、优秀博士生延期资助和研究生课程助教制度,完善学术评价和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搭建各类学术交流平台,多措并举,研究生原创研究能力持续提升,将科研育人落到实处。2022年2月27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随着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圆满出征,满载着武大学子航天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这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卫星,也是一颗以50余名在校学生为研发主体的微纳卫星。
2022年2月27日,以在校生为主体研发的武汉大学“启明星”微纳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火箭搭载,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图为武汉大学师生在“启明星”卫星测控第二现场
2017年起,学校启动研究学分课程建设,截止2021年,累计建成研究学分课程110门,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相融合;将研究学分课程建设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体系,实现研究学分课程的升级,推进全面实施研究学分课程制度。2017-2021年间,参与课程学习的师生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20余项,获各类学科专业奖项20余项;课程团队成果获得2018年国际室内定位比赛(PerfLoc)全球总冠军。
2018年起,学校正式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延期资助制度,支持优秀博士生延长学习时间,为学术职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研究基础。2018-2021年间,学校累计投入2800余万元,共资助1124名优秀研究生。获资助学生产出系列高水平成果,包括作为主要作者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正刊发表成果。
2017年起,学校正式启动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工作,目前,我校每年均遴选450名左右在读学术学位的博士生担任部分本科生基础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助教。2018-2021年,我校共有3000余名博士生承担了课程助教工作。2019年《中国教育报》曾对我校课程助教制度进行专题报道。
为了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服务意识,武汉大学在开设部分本科课程中遴选研究生助教和小班指导教师,共同推进“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4月1日,《中国教育报》对武大推行的这一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题报道
统筹推进“明诚崇学科研育人计划”,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质量。推进“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水平。近十年,我校研究生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等六大系列赛事中,共获得奖励470余项。
加强国际化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签订近百个研究生校际联合培养协议;积极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2012-2021年间,共选派1400余名优秀研究生,赴20个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学位或联合培养;加强校级资助,2012-2021年间,依托校、院级资助项目,5000余名研究生获资助出国(境)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校内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进行专项投入,2012-2021年支持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论坛、导师论坛与专家讲座等3600余场。
2018年9月6日,加蓬共和国总统阿里·邦戈·翁丁巴获颁武大名誉博士学位,校长窦贤康院士为邦戈颁发法学名誉博士学位证书
优化学术创新激励和评价制度。学校开展“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以破除学术“五唯”为导向,多次修订评选办法,完善申请博士学位创新成果有关规定,鼓励原创成果支撑博士论文,推动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原创研究成效进一步显现。2012-2021年间,学校持续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奖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共有3500名研究生获奖。2016年特等奖获得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苏绍龙完成的咨询报告在推动党内法规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18年特等奖获得者、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何海龙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自然》)发表科研论文;2021年特等奖获奖者动力与机械学院博士研究生徐艳飞、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徐晓晖、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小艺、张雪成等4人均以排名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学科领域三大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截至2022年5月,已有9名研究生以排名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研究生创新能力整体稳步提升,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成果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3.3倍,实现了高水平成果产出常态化。
2006年,学校启动首届研究生学术科技节,至今已举办十七届,每年参与学生人数上万人,研究生学术科技节已成为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起点,武汉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继续推进和完善各项改革举措,坚持一流标准,追求卓越,真抓实干奋力书写好时代答卷,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以一流业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