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社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体学习会

来源:社会学院     发布日期:2022-11-18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党建引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动力,11月16日下午,社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在学院102会议室举行。学院全体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专职组织员、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生辅导员参加了学习。党委书记柳芳主持学习会。

柳芳从架构上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进行了概括性的解析。报告全文三万二千余字,分十五个章节,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全面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战略部署。新修改的党章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她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和窦贤康校长在公开场合对青年学生的寄语,强调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强调了党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学院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党委副书记司文超谈了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一是更加深切体会到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比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内容前移、标题凸显、篇幅增加外,还有很多新的提法,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为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貌发生的格局性变化感到骄傲、自豪和振奋。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显著上升、体系更为完善、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优先发展得到有力保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支撑。三是遵循“五个坚持”,全面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培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坚持“小而精、小而强”“精英化培养、学术化导向、陪伴式成长”的科学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坚持工作质量的生命线,加强一流学工队伍建设;坚持完善服务师生的保障条件,不断提高学生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学校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成员、党委委员张杨波谈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体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党员,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二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来全面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贡献;三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培养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党委委员陈倩立足本职工作谈了学习体会。作为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一是更加自觉地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握好办公室的职能属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二是更加自觉地增强大局意识,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好师生;三是更加自觉地强化担当精神,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不断提升办公室运转效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四是更加自觉地做到艰苦奋斗,进一步锤炼“严、快、细、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守正创新;五是更加自觉地强调底线思维,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廉洁自律不放松,遵纪守法不失德。

党委委员蔡磊结合文化研究专业背景谈了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学习体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德艺双馨的人才原则,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运用好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学院院长贺雪峰就深入开展研究阐释谈了学习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社会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命题、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要考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社会学需求,人才培养也要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确定一批重大研究选题,组织师生深入研究,撰写刊发一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组织召开系列理论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从社会学角度进一步延伸阐释深度和广度。要跳出文字表象,到实践中去体悟真理的力量,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运用好社会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供稿:商政 摄影:陈珂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