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李鹏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结束后,武汉大学干部师生第一时间以集体学习、专家座谈、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学校干部师生中持续引发热议。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清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作出深刻分析,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重大部署,鲜明指出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发展变化进行深刻分析作出的重大判断,体现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战略目标、战略清醒和战略自觉。在深刻理解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在办学治校的实践中,更要始终保持“赶考”心态,对少数党组织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不到位,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应有担当、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防止松劲歇脚、疲劳厌战情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深刻表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永远都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法度必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等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为我们党解决百年大党独有难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为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部署了战略举措。
党委副书记赵雪梅: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政治宣言,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动员。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增强分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实干实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三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纵深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育并举,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学校事业中来。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资远: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旗帜、总揽全局、催人奋进,具有现实与历史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广阔视野,作出了历史使命与战略安排衔接的新部署,是一篇闪耀着高度时代性、人民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我们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全面融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水平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中贡献武大力量、武大智慧。
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校长宋保亮: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应该向哪里走、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用什么具体方式走,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特别提到生物医药取得重大成果。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将会认真学习和领会二十大报告的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带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
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徐东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伟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再一次用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对开启新征程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是一篇闪耀着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特别是报告第一次以专门章节阐述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了教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作为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应该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师生为本理念,埋头苦干,务实创新,不断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立足岗位为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各族人民期盼已久,倍感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并对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稳定、安全任务进行了谋篇布局与科学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被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报告的丰富内涵,特别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三个第一”,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纪委副书记兼党委巡视办主任蒋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贤任能,加强政治巡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推动全党坚定理想信念、严密组织体系、严明纪律规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关于巡视工作有关部署要求,坚守政治定位,聚焦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巡视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心怀“国之大者”,为教育强国和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部部长付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气势恢宏,第五部分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人才工作进行战略部署,突出了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化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驱动的认识,为新时代人才工作举旗定向,为我们更高质量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坚决贯彻二十大报告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精神,将报告精神及时转化为人才强校的战略举措,转化为人才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倾心引才育才用才聚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领域吸引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将人才汇聚优势转化为学校进步的发展动能,将人才创新活力转化为自立自强的驱动引擎。矢志一流,追求卓越,为武汉大学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李良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视野宏阔,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是鼓舞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宣言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未雨绸缪、意义重大,对我国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64亿人,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30%。目前我校有9700多名离退休教职工,他们为武汉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老龄工作事关学校发展全局与和谐稳定。我们将主动谋划学校离退休工作发展规划,不断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逐步提升学校为老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形成多方养老服务合力,让“老有所养”成色更足。充分发挥我校离退休教职工专业优势,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决策咨询工作、科学普及工作,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学校各项事业继续发光发热,贡献智慧力量,让“老有所为”成果更靓。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巫世晶: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气势磅礴,实践伟力,令人深感鼓舞振奋。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制定了任务书,绘就了路线图。我们要认真落实二十大报告,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战略,练就本领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谋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往合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双一流”建设,构建结构协调、互为支撑的一流学科体系,打造一批能在国家战略中担当大任的高峰和支柱学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武大新的更大贡献。
本科生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吴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表述掷地有声,令人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理念,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要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围绕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发展;要以课堂为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要落实“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坚定推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要打造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的育人模式,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加快建设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武大风格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国际交流部部长李晓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教育外事工作者如何迎难而上、开创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精辟地诠释了这一时代难题,为教育外事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作为一所具有深厚的对外开放办学传统的“双一流”大学,武汉大学应当为国家对外开放工作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主动谋划,整合资源,一方面继续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专门人才,包括国际组织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发挥学校对法交流传统优势,积极推进“中法非三方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建设,实质性促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升我国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和国际教育治理的话语权。
后勤保障部部长杨少清: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从战略全局上科学谋划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报告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使命担当,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的工作实践上,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崇尚追求卓越的目标引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举措,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秉承“唯实惟先 善作善成”的后保精神,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奋发前行,在助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医学部常务副部长徐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的新时代十年成绩铿锵鼓舞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声声催人奋进。报告中13次提到“教育”,23次提到“创新”,21次提到“奋斗”,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深感要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新起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我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踔厉奋发,接续奋斗!未来,医学部将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抓牢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快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付宏宇: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内涵丰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让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武大口腔将进一步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紧紧围绕人民健康需求,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要求,大力推动儿童和老年人口腔健康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全方位全周期口腔健康服务。全体武大口腔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朝着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口腔医学院校和现代化医院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关注青年成长成才,从2014在北京大学提出“勤学,修德,明辩,笃实”到十九大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到今年提出的“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一次次走近青年,一次次走进青年,一次次倾情回信,一次次殷勤寄语,无不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爱戴,对青年的包容,对青年的寄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青年工作提到更高高度“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并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要求,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高度提出的期望。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大可作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与国家、民族同频共振,在服务国家和人民中主动作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中奋发有为。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邓鹤翔: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的报告,我们高校科研工作者倍受鼓舞。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更加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环境。在科研上,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充分发挥高校的支撑作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路径。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培养的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发挥高校的人才聚集优势,将国内外各方面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在需要久久为功的方向上积蓄力量,在高水平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中书写属于中国人的华丽篇章。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刘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科教兴国战略,让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主动将研究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将科研工作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坚克难,突破水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此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奋斗!
文学院副教授张晶: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对我们结合时代和实践深入研究和推进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我们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肩负着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课程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学术理想和教育情怀点燃学生青春奋斗的热情,引导和陪伴新时代有志、有识、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历史学院副教授蒋焰: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同时也为新征程做了新指示。首先,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学习并带领支部党员领会报告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从基层强化党的统一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作为世界史专业的教师,我们将以此次报告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日常科研和教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融合,加强世界文明史、全球治理和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等方面研究和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破“西方中心论”等观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教研体系,更好地发挥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在资政育人和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法学院副教授敬力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的最后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作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一名青年刑法学人,我深受感召。我们当代青年刑法学人应当勇于承担时代使命,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语境,即扎根中国土壤,一方面奠定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确立体系思维,努力探索形成契合中国国情的刑法理论知识体系;一方面重视对中国社会各类犯罪现象的经验研究,提炼犯罪治理模式,特别是各类新型犯罪的治理模式,为刑事立法完善提供决策支持,促进中国特色刑事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国家网络安全学院讲师马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他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通过远程收听二十大报告,我本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备受我党过去五年工作成就的鼓舞,同时也深深感到未来教育科研工作的职责所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必将更加努力地奋斗在教育科研一线,理论结合实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附属外语学校教师刘茜:党的二十大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系统、前瞻和发展的眼光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肩负着几代师者的光荣与梦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奋斗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守教学阵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作为教学一线老师,我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更高层次地理解“立德树人”任务,更深切地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效而健康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将牢记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职责,继续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奋进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做精通学科专业的“经师”、涵养德行的“人师”,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宇辰: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为时代新人,深刻感受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坚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动力与机械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高宇洋:“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学习了二十大报告,我倍感激动、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党员,我们要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理想联系起来,把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联系起来,将解决关键核心“卡脖子”问题作为自己的科研目标,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征途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口腔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奔星:党的二十大召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遵循会议精神的指引,怀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勇攀科研高峰,促进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宁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党员,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方能应对潜在的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对此,我们决不能只当“看客”,我们相信着也见证着,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两字始终存续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我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的同时脚踏实地,便定能以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浪潮!